甜梦文库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章 做人禁忌 聪明的人懂得收敛(第5页)

汉朝年间,有一个叫陈实的人。他为人正直,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的爱戴和好评。后来,陈实返回了故里,当地的官员、乡邻村民们都非常敬重他。

有一次,他与一个友人会面,酒足饭饱之后,两人决定一同远游,他们约定,次日午时在陈实家门前的大槐树下再次见面。两位友人为了表达各自的诚信,他们还在槐树前立了根高高的树干。如此之后,两人才揖手辞别。

次日,陈实提前来到了树干前,等了一段时间,眼看着树干底端的黑影渐渐东斜,午时已过。这时,陈实猜想友人是另有他事而不能同行,或是已经提前出发了,于是就上路了。

然而,就在陈实走后不久,他的朋友到了,左看右看,却不见陈实的影子,当即就气不打一处来,非要到他家去看个究竟问个明白。一到陈实的家门口,正看见陈实的长子在家门口玩耍。于是他便指桑骂槐,又像是自言自语地说道:“真不是人哪!跟人约好一块出门的,却又不等人。”

当时,陈实的长子陈纪刚刚年满七岁,是一个人见人爱、非常懂事的孩子。等他父亲的友人数落完后,小陈纪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午时,午时不来,就是无信;对孩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无礼!”

那友人当即羞愧万分,想下车解释,而小陈纪头也不回进屋去了。

做人要讲诚信,诚信是一种无形的资本,需要我们精心维护,慢慢积累。而如果你不讲诚信,仅仅一次,就会把长期的积累挥霍一空。

一个人如果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言行一致,待人真诚,说话办事讲信用,就会得到人们的信任和尊重。相反,那些耍小聪明,靠谎言和假象蒙骗别人的人,也许能暂时瞒过别人,但不可能永远瞒下去,一旦人们知道真相,他们就会失去别人的信任,甚至名声扫地。

不可处处显示精明

俗  话说:“聪明反被聪明误。”人若精明,的确能占得不少便宜,但太过精明,别人也必定会以精明加以防范,精明的人往往也是糊涂之人。

一般来讲,精明的人,可以精明一次,也可以精明两次,但很少有人能精明过三次的;因为一次精明是启发,二次精明是教训,三次精明就是警惕啊!

人们在交往中,通常喜欢与单纯的人交往。因为与单纯的人交往放松、自然,不用费尽心机,提高警惕;这倒不是说单纯的人是傻子,是可以随意欺骗与作弄的,而是说这类人的心地纯净、宁和、淡泊,他们也懂得很多,想得很深,看得很透,这类人会把自己的心智放在更有价值和更有意义的事情上。这就是荀子所说的那种人:温和如玉,完美纯正。

然而,与精明的人交往,就得时时小心,处处提防,稍有不慎就会落入泥潭和陷阱中。交往得越久,相处得越深,就越是感到被欺骗、被愚弄,当然也就越是不自在。如果没有办法还得与这类人交往,那么你就要用精明手腕去对付这类人。这正应了郑板桥的一句话:“试看世间会打算的,何曾打算得别人一点,真是算尽自家耳!”

曾国藩是一个精明的人,他弟弟曾国荃也是一个精明的人,他俩就因为精明吃过不少亏。

对于读书人,曾国藩还能以诚相待,他说:“人以伪来,我以诚往,久之则伪者亦共趋于诚矣。”但是对于官场上的事情,他们兄弟却不堪应付。他们懂得人情世故,但又怀着一肚子的不合时宜,既不能硬,又不能软,所以到处碰壁。这是很自然的,你对人诚恳,人也对你诚恳;你对人诡秘,人也对你诡秘;你对人一肚子不合时宜,人也对你会一肚子不合时宜。

而曾国藩的朋友迪安有一个优点,就是全然不懂人情世故,虽然他也有一肚子的不合时宜,但他却一味含浑,永不发露,所以他能悠然自得,安然无恙。而曾国藩兄弟却时时发露,总喜欢议论和表现,处处显露精明,到了后来,曾国藩似乎有所领悟,他在给湖北巡抚胡林翼的信中写道:“惟忘机可以消众机,惟懵懂可以拔(消除)不祥。”但很遗憾,他未能身体力行。

因此,为学不可不精,为人不可太精,还是糊涂一点的好。别人批评你的错误,那是对你的友爱和帮助,你应当自我检讨一番。如若确实有错误,就要切实改正;如无错误,可以解释清楚,但不要与别人发生争辩,以显示你的精明。

不为名誉和权力所累

大  多数人认为,只要有了名誉和权力就等于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其实,人生的目的,不在于是否成名,而在于是否能勇敢地面对现实,去尽情享受生命,去细心体验生活的美好。

在现实生活中,名誉和地位通常被作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所以追求一定的名声、地位和荣誉,已成为当今社会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

人生在世,功名利禄只是一些身外之物,只要我们努力地前行,真实地去面对我们所拥有或将要拥有的一切,你就会发现,能满足一个人的可以很多也可以很少。人生天地之间,转瞬来去,就像是偶然登台、仓促下台的匆匆过客。人生既然如此短暂,活在世上就要好好珍惜人生,不要贪图权势,自酿苦酒。名誉与权势,皆为身外之物,也是水流花谢之物,千万不要一味地去追求它们。如果为了争名夺利而不择手段,那就无异于害人害己了,这样的人生有何乐趣?争名夺利不会使你流芳千古,只会让你身败名裂。

焦耳,这个名字我们很熟悉,人们为了纪念他所作的贡献,将物理学中“功”的单位命名为“焦耳”。从1843年起,焦耳提出“机械能和热能相互转化,热只是一种形式”的新观点,打破了沿袭多年的热质说,促进了科学的进步。他先后用了近40年的时间来测定热功当量,最后得到了热功当量值。

事实上,与焦耳同时代的迈尔是第一个发表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科学家。1848年,迈尔等人不断地证明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正确性,最终使得这一定律被人们承认。这个时候,焦耳在名利欲望的膨胀驱使下,向迈尔发起了攻击。焦耳发表文章批评说,迈尔对于热功当量的计算是没有完成的,迈尔只是预见了在热和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数值比例关系,但没有证明这一关系,首先证明这一关系的应该是他。随着焦耳发起的这场争论的扩大化,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也一哄而上,纷纷对迈尔进行了不负责任的错误指责。迈尔终于承受不住这一争论和批评所带来的压力,特别是焦耳以自己测定热功当量的精确性来否定迈尔的科学发现权,使得迈尔陷入有口难辩的痛苦境地。这时,迈尔的两个孩子也先后因故夭折,内外交困中的迈尔跳楼自杀未遂,后来得了精神病。

虽然当年的迈尔被逼进了疯人院,但今天人们仍然将他的名字与焦耳的名字并列在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奠基者的行列。焦耳为争夺名利而导致的失误,将被人们世世代代谴责。

世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对个人而言,各有各的追求;对社会而言,各有各的贡献。一个过得幸福的人不一定是最有钱、最有权的人,但一定是最聪明的人,他的聪明就在于他懂得人生的真谛。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灿烂。可遗憾的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依然有不少的人不但对功名利禄趋之若鹜,甚至把它看成是自己全部的生存价值。好像是否成就轰轰烈烈的功名、是否成为名利双收的“家”,就是人们衡量生存价值的唯一标准,这不啻是人类文明的堕落和浅薄。

现在,尤其是家长们最热衷谈论的话题永远都是高考分、考大学、出国深造、做官、成专家之类,其结果是苦了孩子,害了孩子。生命价值的深度和广度,怎么能与成名、成家、做官、赚钱等画上等号呢?人们如此看重功利名望,一旦争名夺利失败,便一蹶不振,对生命失去了信心和热情,从此人生变得暗淡无光,这实在是当代人的悲剧。

我们每一个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人,在人生的追求中,对名誉和权力的追求都应该注意节制。如果把名誉和权力看得过重,岂不是将人生过得太功利和枯燥了吗?自己那美好的人生岂不是要大打折扣了?

从古至今,围绕着权势上演过多少令人扼腕的悲剧。还有那些当不上官的人,他们不但自己饱尝无奈、愁闷、痛楚,还给家庭罩上了挥之不去的阴影。所以说人生诸多烦恼多由贪婪权势引起,人间诸多祸患,也多由贪婪权势招致。因此追求名誉和权力的时候,更应该铭记的是“君子爱财、爱名、爱权”都得取之有道。

每个人都想让自己的一生活得精彩,人们总是在各种可能的条件下,选择那种能为自己带来较多幸福或满足的活法。所以,除了追名求利外,人生还有另一种活法,那就是甘愿做个淡泊名利之人,粗茶淡饭,布衣短褐,以冷眼洞察社会,静观人生百态,这样,就能品出生命的美好,享受到生活的快感。

生活中的有些人既不求升官,也不求发财,每天上班安分守己做好本职工作,下班按时回家,每个月领着不多不少还算说得过去的一份薪水,晚上陪爱人和孩子在家里看看电视,周末带孩子逛逛公园,年轻的时候打打篮球,年纪大了就练练太极拳,不生气,不上火,知足常乐,长命百岁。这样的人生可能看起来有些“平庸”,但其中的那份“闲适”给人带来的满足,也是那些整日奔波劳累、费心劳神追求功名利禄之人所无法体会到的。所以国王会羡慕在路边晒太阳的农夫,因为农夫有着国王永远不会有的安全感,而你要有农夫那样的安全感就不能有国王的权势。

功成名就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很难,只要用勤奋和辛劳就可以换取,就是需要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拼搏。现实中,你多得一份功名利禄,就会减少一份轻松悠闲。而一切名利都像过眼烟云,终究会逝去,人生最重要的,还是拥有一个温馨的家和脚下一片坚实的土地。

旷世巨作《飘》的作者玛格丽特·米契尔说过:“直到你失去了名誉以后,你才会知道这玩意儿有多累赘,才会知道真正的自由是什么。”盛名之下,是一颗活得很累的心,因为它只是在为别人而活着。我们常羡慕那些名人的风光,可我们是否了解他们的苦衷?其实大家都一样,希望能活出自我,能活出自我的人生才更有意义。

不必计较别人的评价

一  般情况下,我们不要因为别人的评价而改变自我。因为那些对你指手画脚的人,其实四根手指头正指着自己,惶惑的不知道他们遵从的规则是什么。贝多芬学拉小提琴时,技术并不高明,他宁可拉他自己作的曲子,也不肯做技巧上的改善,他的老师评价他说:“你绝不是个当作曲家的料。”

歌剧演员卡罗素美妙的歌声享誉全球。当初他的父母希望他能当工程师;而他的老师对他的评价则是:“他那副嗓子是不能唱歌的。”

发表《进化论》的达尔文当年放弃行医时,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打猎、捉狗捉耗子的。”另外,达尔文在自传上透露:“小时候,所有的老师和长辈都认为我资质平庸,与聪明是沾不上边的。”

沃特·迪斯尼当年被报社主编以缺乏创意的理由开除,建立迪斯尼乐园前也曾破产好几次。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老师给他的评价是:“反应迟钝,不合群,满脑袋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遭遇退学。

《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托尔斯泰读大学时因成绩太差而被劝退。老师评价他:“既没读书的头脑,又缺乏学习的兴趣。”

如果上述的这些人不是坚定“走自己的路”,而是被别人的评论所左右,怎么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

热门小说推荐
少帅你老婆又跑了

少帅你老婆又跑了

少帅说我家夫人是乡下女子,不懂时髦,你们不要欺负她!那些被少帅夫人抢尽了风头的名媛贵妇们欲哭无泪到底谁欺负谁啊?少帅又说我家夫人娴静温柔,什么中医...

全职法师

全职法师

一觉醒来,世界大变。熟悉的高中传授的是魔法,告诉大家要成为一名出色的魔法师。居住的都市之外游荡着袭击人类的魔物妖兽,虎视眈眈。崇尚科学的世界变成了崇尚魔法,偏偏有着一样以学渣看待自己的老师,一样目光异样的同学,一样社会底层挣扎的爸爸,一样纯美却不能走路的非血缘妹妹不过,莫凡发现绝大多数人都只能够主修一系魔法,自己却是全系全能法师!...

梦醒细无声

梦醒细无声

重生潜入梦南宋不咳嗽完本作品,和本书人物也有相关,可以一起看。书友订阅群137118014由终点回到原点,洪涛又回到了他第一次重生前的时代,不过失...

你好,King先生

你好,King先生

云想想上辈子是个风风光光的大明星。  这辈子她想要做个兢兢业业的好演员。  爱惜羽毛,宁缺毋滥,不靠粉丝数量说话,作品才是底气。脚踏实地的靠自己一步步迈向...

问道章

问道章

穿越加重生,妥妥主角命?篆刻师之道,纳天地于方寸,制道纹于掌间!且看少年段玉重活一世,将会过出怎样的精彩?...

大刁民

大刁民

本书旨在打造第一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