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梦文库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六忤合术在进退中进行合纵与连横(第2页)

于是,郑国在外交上采取主动,接连与较远的鄴、鲁等国结盟,不久又与更远的实力强大的齐国签订盟约。

公元前719年,宋、卫两国联合陈、蔡两国共同攻打郑国,鲁国也派兵助战,将郑都东门围困了5天5夜,虽未攻下,但郑国已感到本国与鲁国的关系存在问题,便千方百计地想与鲁国重新修好,共同对付宋、卫两国。

公元前717年,郑国以帮邹国雪耻为名,攻打宋国。同时,向鲁国积极发动外交攻势,主动派使臣到鲁国,商议把郑国在鲁国境内的一块地方交归鲁国。果然,鲁国与郑国重修旧谊。齐国当时出面调停郑国和宋国的关系。郑庄公又表示尊重齐国的意见,暂时与宋国修好。齐国因此也对郑国加深了“感情”。

公元前714年,郑庄公以宋国不朝拜周天子为由,代周天子发令攻打宋国。郑、齐、鲁三国大军很快地攻占了宋国大片土地。宋、卫军队避开联军锋芒,乘虚攻入郑国。郑庄公把占领宋国的土地全部送与齐、鲁两国,迅速回兵,大败宋、卫大军。郑国乘胜追击,击败宋国,卫国被迫求和。这样,郑庄公努力扩张,霸主地位形成了。。

下面还有一则以远交近攻为计来忤合离间的例子。

赵匡胤上台后,杯酒释了老战友们的兵权,驯服了节度使“十兄弟”,杀了兵变时为他开门放行的^^邱守门官,这一些均为近攻。

与近攻同时,赵匡胤也十分善于注重远交。他很注意发现人才,起用了很多没有资历但很有才学的人担当重任。

陈桥兵变时,陈桥守门官忠于后周,闭门防守,不放赵军通过。赵军改走封邱,封邱守官开门放行。赵匡胤当皇帝后,官,起用了陈桥守门官。

一次,赵匡胤宴请群臣,翰林学士王着喝醉了酒,故主。有人上奏说应当严惩。赵匡胤说:“在世宗时,臣一个书生,哭哭故主,没有什么问题,让他哭吧!”

一次,赵匡胤乘驾出游,突然,有人向他射来一箭,正中黄龙旗。禁卫军大惊,有人上奏追捕杀手。赵说:“谢谢他教我箭法。”下令不准禁卫军追捕射箭人。

赵匡胤的近攻,有效地抑制了功臣和皇亲国戚的势力的不良发展;远交网络了大批人才,营造了宽松的政治气氛与社会环境,促进了国家的发展。

“合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的意思是说运用的计谋使双方的利益产生了冲突,在维护一方利益的同时,就会损害到另一方的利益,这时就要运用到忤合离间术,其特点就是表面上合于此方,为此方作打算,其实得利的是彼方。郑庄公远交鲁、齐,表面是合好,好像有利于齐、鲁两国的发展,其实是在为自己能够一心一意地“近攻”创造条件,其计谋的使用还是更有利于自己,在使自己强大的同时,相对削弱了远交之国。

赵匡胤近攻巩固皇位,但远交曾经对自己不利的人,这是为何?表面仍是打着“合”的旗号,实际上又网络了一批对自己忠心耿耿的人才,使他们为己所用,其利还是更多地在自己一方。

有时候,若自己的力量柔弱,做不了大事,就应暂时依附于人,借此权宜之时好好培养自己的能力,相机而动。

秦国在统一六国的进程中,首先是对邻国魏、韩大肆攻伐。夺取土地后,经过精心谋划,开始了对赵国的攻伐。公元前261年,秦攻取赵国上党;公元前260年,秦将王齣率军攻打赵国长平。长平是秦军进入赵国的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两国对此都十分清楚,因此都派出了主力和精锐军队参战。赵国派经验丰富的老将廉颇镇守长平,无论秦军怎样攻打,就是不出战。尽管开始秦军取得了一些小胜,斩杀了几名赵将,夺取了几座城池,但始终无法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战局的发展引起赵国内部的争论,一方主张求和,一方坚持主战。最后主战派占了上风。赵国派人前往魏国,劝魏王与赵国合纵抗秦。秦国也怕魏国与赵联合,也派人到魏国连横。魏国这时候大耍两面派,表面上答应援赵,实际上是挑动赵国与秦国一战再战,试图待双方元

气大伤后,自己坐收渔翁之利,以操纵关东局势。赵国人自以为魏国真会帮助自己,于是下定决心与秦国血战到底。

秦国发誓要拿下长平,在国内征召15岁以上男子从军上前线,摆开与赵国决战到底的阵势。从历史上可以得到证明,长平之战实际上是秦国与关东诸侯命运的大决战。这年七月,秦军又夺取了赵国的许多土地。足智多谋、能征善战的老将军廉颇看准秦国锐气日益消耗,

战斗力大不如前的时机,便突然发动反击,夺回部分失地,然后选择有利地形坚守不出。秦军数次挑战,廉颇仍坚壁固守,秦军无法前进半步。战役进入相持阶段,呈胶着状态。时间一久,毕竟对补给线太长的秦军不利。秦王急忙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秦国此时听说赵王对廉颇据守不出十分不满,多次派人到前方督战,而廉颇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坚持固守。听到这个消息,t范雎觉得机会来了。他立即向秦王进献反间之计,派奸细潜入赵国,散布流言飞语,说廉颇害怕秦国,担心失败会毁了自己一世声誉,所118以只是坚守不出。还说,秦国人不怕廉颇,只怕饱读兵书的赵奢的儿

子赵括。奸细还用重金收买赵国大臣。让他们请求赵王派赵括接替廉颇,速战速决。这一招儿果然奏效,赵王在亲秦大臣的煽动下,撤回廉颇,而任命赵括为大将,率兵迎敌。

赵括的母亲听说了,赶到宫中对赵王说:“赵括的父亲在世时,常

说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不能用于实战,不宜用他为将。”赵王以为赵母惜子,不愿让儿子上前线。所以仍坚持用赵括。

赵王中计之后,赵括便来到长平指挥军队,他立即更换将吏,另立规矩,使赵军人心大散。秦王得到这个消息,立即任久经沙场的名将白起为主将,王匏为副将,并严密封锁消息,有泄露者斩首。

经过紧锣密鼓的暗中安排,秦军准备一举取胜。赵括一改廉颇的坚壁固守战术,尽起全军攻秦。白起诈败,有意让赵括尝到一点甜头,使他的军队取得几次小胜。而自己败退时兵分三路,左右两路布下

“口袋阵”,中路诱敌深入,待赵括军追赶至秦军阵地前,白起又坚壁固守,只等合围形成。赵括完全为眼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根本不知道自己已成瓮中之鳖。白起待“口袋阵”形成后,立即反攻。三路军一起出动,将赵军断为两截,绝其粮道。形势急转直下,赵军坚守待援。与此同时,秦国内新军源源不断开到长平参战,将赵军围得水泄不通。可怜赵军被围46天,粮草用尽,杀人而食。赵括无奈,领兵强行突围,没有成功,竟被秦军乱箭射死。主将一死,兵败如山倒,40万赵军全部投降。白起怕赵国降兵作乱,也借此威慑诸侯,下令将240名15岁以下的童子军放回赵国,其余全部活埋,成为历史上最残酷的大屠杀。这个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在真正的战场上,一下子就中了敌军“关门捉贼”计,损失40万大军,使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长平之战,前后历时3年之久,以赵国的惨败而告结束。自此,关东诸侯再也无力抗击秦国了。

纵观长平之战的全过程,其根本败因便是赵王听了秦国所散布的流言,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了经验丰富的老将廉颇。其中决定战役成败的一个关键人物便是范雎,虽然此中很少提及,但他以离间之计蒙蔽赵王更换主将可以看做是战争的转折点。散布流言表面好像是在为赵国出谋划策,实际上还是在为秦国取胜创造条件,这也就是所说的“计谋不两忠”,计谋的使用只会有利于一方,而有害于另一方。

俗话说的“同行是冤家”这句话并不是绝对的。企业在处理与竞争对手的关系时,应尽量主动创造良好的竞争氛围。那些破坏良好关系的不正常做法,其实于竞争双方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美国最大的百货公司一一纽约梅瑞公司的购物大厅里,有一个小小的咨询服务亭。它的服务有一项内容是令人感到奇怪而很不寻常的。如果你在梅瑞公司没有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它会指引你去另一家有这种商品的商店,也就是说,它会把你介绍到自己的“竞争对

那里。

梅瑞公司之所以这样做,除了是为满足顾客需求以便更多招彿顾客外,主要是向竞争对手表示一种友谊,以此协调竞争关系。这种一反常态的做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既获得了顾客的普遍好感,又争取了许多竞争对手的友谊与回报。因此,该公司生意日趋兴隆。

“世无常师”,是说做事没有可以永远师法的榜样;“圣人常为无不为,所听无不听”是说圣人所常做的事就是“无所不作”,所常听的事就是“无所不听”。在商战中不要拘泥于某种既定的策略,取胜的关键在于依据现实环境,依据对方的计谋,制订一种控制对方的措施,改变斗争形势,变被动为主动,争取有利时机,从而一举克敌制胜。

探求事物本质,避其锋芒

非至圣达奥,不能御世;非劳心苦思,不能原事;不悉心见情,不能成名;材质不惠,不能用兵;……故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长短、远近孰不如,乃可以进、乃可以退;乃可以纵,乃可以横。

热门小说推荐
神兵奶爸

神兵奶爸

啥,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居然要当奶爸?好吧,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老子勉强答应了...

全职法师

全职法师

一觉醒来,世界大变。熟悉的高中传授的是魔法,告诉大家要成为一名出色的魔法师。居住的都市之外游荡着袭击人类的魔物妖兽,虎视眈眈。崇尚科学的世界变成了崇尚魔法,偏偏有着一样以学渣看待自己的老师,一样目光异样的同学,一样社会底层挣扎的爸爸,一样纯美却不能走路的非血缘妹妹不过,莫凡发现绝大多数人都只能够主修一系魔法,自己却是全系全能法师!...

全职艺术家

全职艺术家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

总裁老公超给力

总裁老公超给力

她不过是相个亲,结果直接却被抗去了民政局。她还不想结婚喂!权少,可不可以离婚啊!离婚?可以,先怀个孩子再说。...

未来天王

未来天王

末世时期战死的老军团长,重生为末世结束五百年后的新世纪小鲜肉(?)  每当我脑子里响起BGM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无所畏惧。方召。  ...

你好,King先生

你好,King先生

云想想上辈子是个风风光光的大明星。  这辈子她想要做个兢兢业业的好演员。  爱惜羽毛,宁缺毋滥,不靠粉丝数量说话,作品才是底气。脚踏实地的靠自己一步步迈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