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另外,曾参还要求人们对亡故的老人常存思念之心,应经常记住父母的恩德,不要因时间的流失而忘却父母的养育之恩。古今孝道是相同的,而孝行则要因时、因人而异。我们不去考证故事的真伪,不去考察心灵的感应,不去验证“母子连心”是否属实。让我们联想到的应是:在千里之外儿子疾步回家的急切心情,仅仅是因为母亲的想念!
儒家认为,“孝”是伦理道德的起点。一个重孝道的人,必然是有爱心、讲文明的人。重孝道的家庭,亲情浓郁、关系牢固;反之,必然是亲情淡薄、家庭结构脆弱容易解体,而家庭是社会的基础。可见,不重孝道将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正像李光耀指出的:“孝道不受重视,生存的体系就会变得薄弱,而文明的生活方式也会因此而变得粗野。我们不能因为老人无用而把他们遗弃。如果为人子女的这样对待他们的父母,就等于鼓励他们的子女将来也同样对待他们。”
《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上讲:
“佛告阿难:我观众生,虽绍人品,心行愚蒙。不思爹娘,有大恩德。不生恭敬,忘恩背义,无有仁慈,不孝不顾。”
儒家则直接说不孝之人是“畜牲”。
《三字经》有这样的词句:“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在古人心中,孝悌应该是天经地义的分内之举,正如“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所讲。这就出现了“千经万典,孝悌为先”,也就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百善孝为先”。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每一个人从呱呱坠地的一刹那起,便开始沐浴在父母的爱抚之下,那么这种源源不断的亲情之爱,当以什么来作为报答呢?只有至孝。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是实行仁道的根本。这实际上就是《大学》中所讲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也就是孟子去见梁惠王时所说的:“尊敬自己的老人,并由此推广到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儿女,并由此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儿女。做到了这一点,整个天下便会像在自己的手掌中运转一样了。"(《孟子?梁惠王上》)。
简言之,只有爱自己的亲人,然后才能爱别人;相反,一个连自己的亲人都不能敬爱的人,能敬爱别人吗?
所以,在儒家学说中,一个人对父母是否孝顺,对兄长是否尊敬这绝不是个人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家庭问题,而是关系到社会是否安定,天下是否太平的大问题。
总之,“孝悌,人之本也。”这样就把一个“孝”字放在了所有价值之上。做人的根本是做好自己的子女身份。此言并非只是一句伦理说教,而具有深刻的哲学思考,关乎我们一生成败,不可不知。
可见,一个“孝”字,将一个人的人品高下昭然揭示。
5。不学礼,无以立
原典
子曰:“不知礼,无以立也。”
——《论语?尧曰氏》
释义
孔子说:“不懂得礼,就不能够立身。”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礼仪专家,他认为礼仪是一个人“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也就是说,礼仪是普通人修身养性和持家立业的基础,是一个领导者治理好国家和企业的基础。
礼是人的一种本质规定,古人言:“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人若无礼,就和禽兽没有区别。“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因而,一个人的礼仪修养,可以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他的人格。孔子所推崇的理想人格,就是仁和礼的和谐统一。他主张,人人都要实践礼,以便借礼的潜移默化,把外在的“礼”内化为内在的“仁"的道德观念和品质,同时又使内在道德理性日渐外化为循礼行为,实现仁与礼的有机统一,最后成就理想人格。
假若仁和礼分离,那么一个人即使具有一种内在“仁”的修养,但由于失去了“礼”的调节和规范,也会走向反面,甚至出现不文明的行为。孔子说:“恭而无礼则思,慎而无礼则蔥,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意即:一味恭敬而不懂礼法就会烦劳、忧愁,过于谨慎而不懂礼法就会显得胆小怕事;只知道勇敢而不懂得礼法就会鲁莽惹祸,心直口快不懂得礼法就会尖刻伤人。(《论语?泰伯》)
因此,可以这样说,“礼”是个人修养中必须具备的品德。它的作用不可估量,从某种意义上讲,礼仪比智慧和学识更重要。
诗经说,谦谦君子,赐我百朋。礼多不怪,原是为人做事之常情。
儒家的所谓礼,向来不单指礼貌,一般而言,礼貌必在其中,这是可以断言的。“从周旋中规,折旋中矩。”言语行动,声容笑貌,都要注意。文质彬彬,谓之君子,彬彬有礼,谓之君子,礼多人不怪。这是对人的说尔法,礼多足以表示你是位君子!
礼仪廉耻是人们要遵守的道德标准,而其中对于一个人“礼”的要求又居于首位。“礼”,说白了就是一种规规矩矩的态度。现代社会中,我们也依然将“文明礼貌、讲究礼仪”作为对公民的基本要求。“礼”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可以使得社会变得有序而和谐;对于一个人来说,“礼”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使我们把事情办得更顺利。对他人能做到彬彬有礼,到什么场合说什么话,这反映的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和道德水平。试想,如果你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甚至态度粗鲁,有谁愿意重用你,愿意和你打交道呢?
但是多礼尤须诚恳,多礼而不能诚恳,反而使人讨厌。交际场中,见
人握手,说几句客套话,最无聊的,连今天天气,只说哈哈哈,冷也不说,热也不说,虚伪已达极点,受之者觉得无聊,说之者也未必不觉得无聊。能诚恳,才能恭敬,能恭敬,才是真的礼貌。
总之,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就应该学“礼”,懂“礼”。因为“礼”是事业有所建树的基础。
6。小不忍则乱大谋
原典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卫灵公》
释义
孔子说:“花言巧语惑乱道德。小事情上不能忍耐,就会打乱大的计谋。”
什么叫儒家之忍?《孔子家语》中,记载了孔子对子路的一番话,对“忍"作了很好的解说。孔子说:“君子处世,要达成自己的目标,可以屈则屈,可以伸则伸。屈节是因为有所期待,求伸要把握时机。因此,虽忍耐受屈,但决不以毁坏节操为代价。要实现自己的志向,也不会拿原则做交易。”这就是“受屈而不毁其节,志达而不犯于义”。
可见,“忍“本身只是一种方法,一个过程,它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者被作为维持人际以及社会关系的一种必要修养:“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古之君子,喜怒哀乐不形于色,是个极重要的标准;把什么都写在脸上,常是浮躁的表现。
小不忍则乱大谋虽然很有些阴谋哲学的味道,但其核心就是一个“忍”字。
婚后 情人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 夏晚安搂着被子,昏昏欲睡的答睡觉。 圣诞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 夏晚安抱着枕头,漫不经...
穿越加重生,妥妥主角命?篆刻师之道,纳天地于方寸,制道纹于掌间!且看少年段玉重活一世,将会过出怎样的精彩?...
陆家有两个女儿,小女儿是天上的月亮,大女儿是阴沟里的死狗。陆妈你长得不如你妹妹,脑子不如你妹妹,身材不如你妹妹,运气不如你妹妹,你有什么资格过得好,有什么资格幸福?陆微言姐姐,你的钱是我的房子是我的,你男朋友也是我的。你就安心地当又穷又没人要的老处女吧。陆一语凭什么?我也肤白貌美大长腿好么?分分钟能找个男人嫁了。陆一语的男友被她亲妹妹抢了,她的建筑设计图被她妈妈转手卖了。就在她因偷卖设计图面临坐牢时,一个她从未敢肖想且权势涛天男人出现了。霍予沉看了看手表,还有半个小时民政局关门,你知道该怎么做。...
日更十章他是龙族龙子,却蜕变天赋失败,自巅峰跌落。圣女未婚妻自斩身孕,杀他证道。家族视他为耻辱,将他逐出,从族谱除名。绝境中,他苏醒前世记忆,华夏神龙...
人族少年叶寒,身怀神秘功法天帝诀,入大世界中,与群雄争霸,观万族并起!天地苍茫,今朝我主沉浮!小说关键词万古天帝无弹窗万古天帝txt全集下载万古天帝最新章节阅读...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