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梦文库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章 吾日三省吾身 修身励志之道(第3页)

鲁肃担任都督的时候,常以老眼光来看待吕蒙,以为吕蒙只是一个武夫。

有一次,鲁肃路过吕蒙的驻防地区与他言谈,吕蒙问鲁肃:"您肩负重任,于相邻的守将关羽而言,您做了哪些防止突然袭击的部署?”

鲁肃说:"这个,我还没考虑过!”吕蒙就向鲁肃说出了吴蜀的形势,提了五点建议。鲁肃听了大为赞叹,赞扬吕蒙见识非凡,以为吕蒙已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全才。鲁肃走到吕蒙跟前,拍拍吕蒙的后背说:”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吕兄进展如斯,把我蒙在鼓里,先前总以为你只有勇武,不想,听君一席话,茅塞顿开,原来吕兄也是有学识之人,可笑愚弟走了眼。”

吕蒙一笑说:“士别三日,应该另眼相看,况且你我之别,远非三日,哪里知道我的变化,今日一叙,不可同日而语了。"

打那以后,鲁肃同吕蒙成了好朋友。不久他又接替鲁肃统率东吴的军队,成为一代名将。

吕蒙转型之快,从一介武夫,脱胎换骨为将才,靠的就是读书,不断地充电。

可见,学习就是具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它能使一个人脱胎换骨,正如那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名句一样,通过学习,使自己强大,就会让别人对你刮目相看。

儒家强调人生最大的乐趣,便在于学习与教学。关于儒家谈论学习经验的篇章,在《论语》全书中可说俯拾即是,例如《为政?四》中,孔子说他“十有五而志于学”,在《述而?十八》更是提到,自己“发奋忘食,音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因为喜欢读书,常忘记吃饭、睡觉,甚至连产自己快老了也不知道。)

后世有学者认为,《论语》的编纂者将《学而》篇列为诸篇之首,便是要强调“学习”是《论语》的根本,其用心可谓深远。历代儒家也常引申这段话,宋朝的程颐便解释,学的人要实行其所学,习的人不断在脑海中寻绎,如此就能心生愉悦。

明朝东林党人顾宪成则有名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两句话原为顾宪成青年时期所写的对联,后来成为东林书院高悬的院训。

此外,父母、师长劝子弟读书,常把“开卷有益”挂在口头上。

可见,学习是人天生的一种本事,人通过学习才能唤醒潜能,并在学习与进步的过程中享受着快乐。善于学习的人,就会增大成功的概率,自然,这也是人生最大的一种快乐!

孔子曾经这样自诩,说他与常人不同的地方关键就在于好学,而且他高度赞扬颜回好学。这一方面说明在孔子眼里,只有颜回才真正得到了他的真传,继承了他的衣钵;另一方面也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好学”的品质不是随便一个等闲之辈就可以有的。

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当孔子说到颜回好学时,并没有赞扬他文学如何如何了得,历史如何如何了得,语言又如何如何了得,而是说他“不迁怒,不贰过”,意思是说他既不迁怒于人,又不犯同样的错误。在常人看来,这完全是品德问题,而并不是什么好不好学的问题。这再一次说明。在圣人的殿堂里,学习绝不仅仅指书本知识、文化知识,而且应该包括“德育"内容在内的,何为“进德修业”,在儒学里,都是属于“学”的范畴。

而这些思想在当代社会也同样适用。

试看,当今社会,竞争是我们生活的必然趋势,适应社会发展,适应

竞争机制,对每个人来说,是别无选择的社会现实。只有接受现实,积极参与竞争,才能充分发挥你的生存智慧。

所以,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中增强自己的生存之本,就要在知识与能力上永远富有竞争力,要在社会变革中,与时俱进,适应生存环境,取得人生成功,就要具有终身坚持学习之毅力。总之,一个人要想在知识与能力上永远富有竞争力,要想在社会变革中,与时俱进,适应生存环境,取得人生成功,就要终生坚持学习。

4。立身立心,以孝为先

原典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论语?学而》

释义

一个人对父母尽孝,对兄弟敬爱,而好以下犯上的行为就是很少的了。更深一步讲,那些好作乱犯科的也几乎就没有了。以此引申到帝王政治中,就是说这个人爱护弟兄,从来没有过不尊重长辈的行为,那么对君主就更不会有作乱的想法,这样的人就是一位正人君子。

“孝”道是我们现在常常说的孔孟之道的起始点。孔子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国家要有明君才有贤臣,有了慈父才有孝子。家族关系的伦理纲常是双方面的,只有父慈子孝、夫唱妇随、兄友弟爱才能组成一个完美幸福的家庭。如果没有孝悌,家庭就会没有规矩。没有孝悌,就没有了上下尊卑,人类也就没有了道德,那也就与低级动物没什么区别了。人在生物学中被称为动物,那也是高级动物。人是理智的,是有良知的,有慈爱的,绝不像别的一些动物一样带大了自己的幼子,幼子长大就会离开自己的母亲,从此,互不相顾了。作为儿子来说,一定要记得父母的养育之恩,这样怎么能够不孝呢?作为兄长,从小一起长大,朝夕相处,这样又怎么能够不“悌”呢?孔子从伦理纲常出发,劝人们先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然后再扩大到为国家、为整个人类而奉献。历史上说“忠臣必出孝子之门”,如果首先不孝顺自己的父母,就很难做到爱国了。如果人人尽孝,天下必然大治,国泰民安。

关于“孝",在历史的传统建制中,有一种"个人——家族——国家”层层上推的结构。“孝"与“忠"紧密联系,“父"对“子"的血缘关系被推衍到“君”对“臣”的政治关系,因此“父”对“子”的伦理合理性被作为“君"对"臣"的政治合法性的基础。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

曾参是曾参的父亲。在曾参七八岁的时候,他看见父亲正在地里锄草,于是他也拿把锄头跟在后面学,把瓜秧都锄断了,草却都留着。曾参一看,生气了。这瓜秧可是从吴国拿回来的种子,珍贵得很,可曾参却弄断了瓜秧,于是父亲就训了他几句。哪知曾参却回上嘴了,说什么瓜秧断了接起来照样开花结果。曾参看他顶嘴,就拿起锄把照着他一顿好打。可是,由于父亲下手过重,没几下就把曾参打晕了。

父亲一看儿子被打晕了,后悔莫及,扑上去就使劲摇晃曾参,这才使曾参慢慢醒了过来。曾参以为,这次曾参肯定会又哭又闹起来了,因为这样才像一个正常撒娇的小孩子。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七八岁的孩子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直笑得父亲全身发毛:坏了,坏了,该不是刚才下手重,将他脑子打坏了吧?

然而,曾参却微笑着温柔地对父亲说:“以前我犯了错误,父亲大人您打得我好痛。但今天,我本该重重地挨板子,可是父亲您却下手如此无力,莫不是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了吧?这样吧,您再打几下,我心才安啊。”

一听孩子这样说,曾参想:这孩子的脑子可能真的给打坏了,刚才明明把他打昏在地,他还说打得不重。曾参为了给父亲证明自己并未被打坏,还特意走进卧室,弹起琴来,以证明他安然无恙。

等长大以后,曾参对父母更是加倍地孝顺,成为了一位尽人皆知的孝子。

有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这时,在外面砍柴的曾参忽然觉得心疼,心想一定是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起柴薪迅速地返回了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于是曾参接见了客人,并以礼相待。

后来,曾参随从孔子到了楚国,但他再一次感觉到了心里的疼痛。于是,他急忙辞别孔子回到家中探望母亲,母亲一见到儿子就说:“我太想念你了,你又远在千里,愁于无奈,再次咬了自己的手指。我儿果然回来了,我十分欣慰。”

曾参是孝的楷模。他不仅著有《孝经》,规范世人的言行,而且还身体力行,并提出了“慎终”、“追远”的主张。据《论语?学而》载,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意思就是,要慎重地对待父母的死亡,对于老人的丧事,只要心诚且符合礼仪就行了,不必追求排场。关键在于,你是否在父母在世时进行了“厚养”,厚养胜于厚葬。因此,曾参在其父死后并未大操大办,被后人奉为厚养薄葬的典范。

热门小说推荐
万古天帝

万古天帝

人族少年叶寒,身怀神秘功法天帝诀,入大世界中,与群雄争霸,观万族并起!天地苍茫,今朝我主沉浮!小说关键词万古天帝无弹窗万古天帝txt全集下载万古天帝最新章节阅读...

医妃惊世

医妃惊世

她本是实力强悍,医术超群的世家家主。  一朝穿越成将军府的废柴嫡小姐,成为第一位被退婚的太子妃,人人嘲讽!  选秀宴上,她被赐嫁给鼎鼎有名的残废王爷。  ...

太古神王

太古神王

九天大陆,天穹之上有九条星河,亿万星辰,皆为武命星辰,武道之人,可沟通星辰,觉醒星魂,成武命修士。传说,九天大陆最为厉害的武修,每突破一个境界,便能开辟一...

龙王殿

龙王殿

化神境修士陈默,与小师妹双双陨落后,竟然重回地球的高三时代?!前世初恋,陈默不屑一顾。前世敌人,陈默一拳打爆。前世你看我不起?今世我让你望尘莫及!...

闪婚厚爱:误嫁天价老公

闪婚厚爱:误嫁天价老公

简然以为自己嫁了一个普通男人,谁料这个男人摇身一变,成了她公司的总裁大人。不仅如此,他还是亚洲首富帝国集团最神秘的继承者。人前,他是杀伐果断冷血无情的商业帝国掌舵者。人后,他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狼,把她啃得连骨头也不剩。...

修仙高手混花都

修仙高手混花都

简介宇宙杀神渡劫陨落,重生为地球上的废材少爷,身边还有个貌美如花的未婚妻,这一世,注定不平凡他无心世俗,却成为地下世界的王者他医术无双,让无数人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