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梦文库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六章 赢在处世做个众星捧月的英雄(第4页)

一个成就大事的人,不能贪图眼前的荣华富贵,以免被暂时的收获蒙住了双眼,被身边的追名逐利之气扰乱了内心;不要和人针锋相对地争高下,以免过早暴露出野心,徒增宦海危机之恐惧心。这样处世,即使落入艰难困苦中,也不会有什么忧虑,而当宴饮游乐时却能知警惕,以免无意中误入堕落之途。即使遇到有权有势的人,也不畏惧,可以保持冷静独立的心智;而当遇到孤苦无依的老弱时,却具有高度的同情心,以博得大众的拥戴。始终保持冷静平和的心态,特立独行的处世风格,超越一切世俗的羁绊,果敢走向自己理想的彼岸。这样的人是拿得起放得下的,对他们而言,人生就是如此,有得到就一定有失去,这种心态,让他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顺。

有这样一个故事,告诉我们放下的重要性。两个和尚赶路,遇到一个美女被河水所阻,其中一个和尚就背她过了河。他们又继续赶路,走了好久,另一个和尚指责他的同伴:出家人不近女色,你怎么能背她呢?那个曾经“美女在背”的和尚叹息道:我早把她放下了,你怎么还背着她?

人生是复杂的,有时又很简单,甚至简单到只有拿起和放下。应该拿得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去拿,不该拿得则当毅然放下。拿起往往容易心地坦然,而放下需要巨大的勇气。若想驾驭好生命之舟,每个人都面临着这样的永恒的课题。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钱财确实给人带来了不少快乐,也给人带来不少烦恼。对于有些人来说,把钱财看得太重,自己无钱时眼红别人,不择手段、千方百计地得到钱财,自己有钱时又非常吝啬,亲兄弟之间甚至对父母也是分厘必争,对这些人来说,钱财不仅是烦恼,而且能使其丧使生命中原本拥有的许多东西,当然不会给他们带来快乐。该放下时放下,这也是为人处世的必修课。

邹韬奋是中国现代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1926年,他在上海主编《生活》周刊。

1931年,有位读者写信给《生活》周刊,揭露国民政府交通部部长王伯群贪污腐化,穷奢极侈,吃喝嫖赌,无恶不作。信中还揭露,王伯群利用贪污的金钱和手中的权势,诱逼大学一名女生做他的小老婆,而大办婚礼的奢华不亚于蒋杰石和宋子文。主编邹韬奋看完信十分气愤,他提笔一口气写了一篇编者按,指出高级官员如此腐败,实为国家的罪人,人民的公敌。

稿子正在排印时,王伯群闻知此事,急忙派了两名心腹,携10万元巨款直奔《生活》周刊报社。来人见了邹韬奋,假仁假义地说:“王部长一向关心报界诸人,最近拨下巨款,慰劳上海各大小报馆的编辑、记者。王部长说《生活》周刊是份非常好的刊物,他几乎每期必读。所以,专门嘱咐我们,送给《生活》周刊的慰劳经费要特别多些,以补助你们经费不足,请邹先生笑纳。”说毕,捧上10万元。

邹韬奋拒绝道:“我们《生活》周刊一向自力更生,从不接受任何方面的津贴补助,请带回去还给王部长吧!”来人见这招无效,急忙改口道:“这笔钱不算津贴补助。如果邹先生认为名不正的话,我们就将这笔款子作为股金向《生活》周刊投资好了。请邹先生一定收下,我们也好回去交差。”

邹韬奋见他们还要死缠,便冷冷地说:“王部长既然如此慷慨,那就请你们二位将这笔款捐赠给苏北地区几百万饥寒交迫的灾民吧!”两个人见邹韬奋这么一介书生,不为这10万元所动,只好悻悻退出。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看来这话只有一半是正确的,动物无信仰,无操守,为食而亡,不计利害,这是自然界的法则所决定的。人则不同,惟财是贪,惟色是渔,此种人动物性没有蜕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不取,这样的人,才是有气节,真正对得起这一撇一捺相互支撑的人字。放下对金钱的执著,才能取得生命的尊严,获得他人的认同和称赞。

大作家易卜生对金钱的认识可谓精辟。他指出:“钱能买来食物,却买不来食欲;钱能买来药品,却买不来健康;钱能招来熟人,却招不来朋友;钱能带来奉承,却带不来信赖;钱能使你每天开心,却不能使你得到幸福。”钱能做很多事,但同样也有买不到的东西,因此,放下对这些身外物的执著追求,便可换回一颗自由、不受污染的心。

有一句西方谚语说道:“金钱是走遍天下的通行证——除了到天堂之路;金钱也能买到任何东西——除了幸福。”是的,金钱可以换来舒适的生活,却很难换到幸福。我们不可把单纯的物质享受,口腹之欲的满足同幸福混为一谈。我们很难说历史上那些帝王、位极人臣者以及家资巨万者比一般老百姓拥有更多的幸福。

现代人都喜欢买彩票,中大奖后,人们的领奖方式各不相同,但多数人都以面具来遮掩自己的容貌,而这种做法,是不安引起的。他害怕这些钱会引起他人的觊觎,从而危害到自身,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同时,这种现象也告诉我们,钱财并不一定是幸福的根源,有钱的人也未必就比平常百姓更加幸福。

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命题,即有枪杆子保护的人和手拿锄头的人谁更安全,谁更有安全感,谁更满足,回答是手拿锄头的人。当一个人不得不为过多的金钱而提心吊胆,要以枪杆子来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时,这个人就陷入了无穷无尽的恐惧和烦恼之中。如此,我们便不难理解“钱多了不是好事”这句话的含义了。

明代魏大中在42岁时中了进士随即被授予官职,不久便感到身心俱疲,准备归隐。他想起贫困时同慈母娇妻爱子享受天伦之乐,想起与师友互答的欢乐场面,慨然叹道:“试问位高金多者还识此乐否?”

历史上有那么多达观贵人放弃荣华富贵而甘愿过恬淡的生活,甚至退隐山林,对这些人而言,无拘无束,才是真正的生活,这些人对生活的感悟可谓深刻。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需要有一种放得下的清醒。其实,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摆在每个人面前的诱惑实在太多,这就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勇于放下。如果抓住想要的东西不放,甚至贪得无厌,就会带来无尽的压力、痛苦和不安,甚至毁灭自己。

古语说:“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这句话就道出了“放下”的快乐,而作为现代人,我们为何不像他们一样,学会“放下”来让自己少一分烦恼,多一分快乐呢?

我们常说一个人要拿得起,放得下,而在付诸行动时,“拿得起”容易,放下却很难。一个懂得放下的人,必是有心胸,懂得享受生命的人,这样的人对于“名和利”并不在乎,一切事情,都从本心出发,将一切烦恼都抛之脑后,快乐才是他对人生的最高追求。本着这个原则处世的人,必有一颗超然的心。

得饶人处且饶人

很多人一旦陷于竞争的旋涡,便不由自主地焦躁起来,一方面是为了面子,另一方面为了利益,因此,一旦得势便非逼得对方鸣金收兵或竖白旗投降不可。然而“得理不饶人”虽然让我们吹着胜利的号角,但这却也是下次争斗的前奏。“战败”的对方失去了面子和利益,当然要“讨”回来。

娟娟小姐是一家杂志社的摄影师,由于她曾在美国待过一段时间,所以做事总会有些洋派,在这个作风一贯保守的杂志社里总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可是,总编辑又拿她没有办法,因为她是这个杂志社老板的女儿。所以,她即使经常因为自己个性散漫而做错事情,总编辑也只能是看在眼里气在心里,表面还是不能说什么,对这位娟娟小姐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是有一天,为了一些照片,总编辑和娟娟小姐的冲突终于发生了。于是,众人见战火引燃,便纷纷过来围观。这时娟娟小姐还要据理力争,但众人却你一言我一语地加入了这场争吵。无奈,娟娟小姐一舌难敌众口,只好掩面而逃。之后,众人又不约而同地联合起来打击她,挑她照片的毛病,批评她偶尔迟到早退。后来,她辞职了。可是,不久后总编辑也被辞掉了。

“得理不饶人”是我们的权利,但“得理且饶人”又何妨,对方“无理”,已经自知理亏,而我们在理字已明之下,放他一条生路,他会心存感激,来日自当图报,即使不报,他也不太可能再度与我们为敌。了解人性是处世当中的一门重要功课,“得理且饶人”就是对人性充分了解后的一个应对策略。

战国时,梁国与楚国交界,两国在边境上各设界亭,亭卒们也都在各自的地界里种了西瓜。梁亭的亭卒比较勤劳,每天锄草浇水,瓜秧长势极好,而楚亭的亭卒则很懒惰,对种瓜的事很少过问,因此瓜秧长得又瘦又弱,与对面的瓜田简直不能相比。

可是,楚国的亭卒却又死要面子,觉得别人种的西瓜苗超过了自己种的,于是便产生了强烈的嫉妒心。他们在一个风高月黑之夜,偷偷地跑过去把梁亭的瓜秧全给扯断了。梁亭的人第二天发现后,非常气愤,便将此事报告给了县令,并请求县令说:“我们也过去把他们的瓜秧扯断好了。”县令听了以后,对梁亭的人说:“楚亭的人这样做当然是很卑鄙,我也十分痛恨他们扯断我们的瓜秧。可是,若我们再反过来扯断他们的瓜秧,别人本来已经不对,我们再跟着学,那就太狭隘了。你们听我的话,从今天起,每天晚上去给他们的瓜秧浇水,让他们的瓜秧长得好了,他们就不会再来扯断我们的瓜秧了。但是,你们这样做,一定不要让他们知道。”

梁亭的人听了县令的话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照办了。再说楚亭这边,他们发现自己的瓜秧长势一天好似一天,心里自然非常高兴。但他们也发现,这些瓜秧原来是有人专门浇了水才长得如此好的。而且,他们从脚印观察,发现这些事原来是梁亭的人在黑夜里悄悄来做的。于是,楚亭的亭卒便把梁亭的人来浇水的事报告给楚国的县令。县令听后,感到非常惭愧又非常敬佩,于是把这事又报告给了楚王。楚王听说后,也感于梁国人修睦边邻的诚心,特备重礼送于梁王,既以示自责,也以示酬谢,结果这一对敌国从此便成了和睦相处的友邻。

“得理且饶人”就是给对方一条生路,让他有个台阶下,为他留点面子和立足之地,这样,等到对方得理时,同样也就会给我们留点面子和立足之地。如果得理不饶人,让对方走投无路,这很有可能会激起对方“求生”的意志。而既然是“求生”,也就会出现“不择手段”的可能,就好比老鼠关在房间内,不让其逃出,老鼠为了求生,将会咬坏家中的器物一样。而如果放它一条生路,它当然知道逃命要紧,所以便不会再对我们造成什么伤害了。

一个人要坚持并不难,只要有足够的毅力;一个人要反抗也不难,只要有足够的勇气;但是一个人要做到宽容却是很难的,因为那是善良、智慧、无私、朴素、豁达、仁厚、热情、敏锐、从容……诸如此类优秀素质综合起来的一种高尚品质。所以,在社会交往中不要一味地“当仁不让”,“得理不饶人”。要知道,宽容也是一种处世的境界。人海茫茫,焉知他日二人不会“狭路相逢”?若那时他人势强我们势弱,吃亏的可能就只有我们了。因此,“得理且饶人”,给他人一条出路,为自己留条后路。

抓住陌生人中的贵人

贵人对我们每个人而言都是最大的助力,很多人就是因为贵人的帮助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因此,慧眼识得贵人也是我们处世当中不可或缺的一角。不要忽视你周围的陌生人,要抓住眼前的陌生人,“培养”他们成为你以后潜在的贵人。一句俗言:“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有心,就会发现,贵人一直都在我们身边。

眼光决定命运,我们的眼光有多远,我们的事业就能走多远。不要忽视周围的陌生人,尤其是正在落难的陌生人,他们都有可能很快地转败为胜,成为达官贵人。所以我们要抓住眼前的陌生人,从中发现贵人,让其成为我们今后发展的助力。

曾经富甲一方、红极一时的“红顶商人”胡雪岩,正是凭借独特的慧眼,抓住了陌生人中的贵人,才得以登上财富的巅峰。中国的封建社会,重农抑商,士农工商的等级次序十分严格。商人在社会地位中处于最末流。任何一个官吏都可以利用其职务特权干预商人的活动,这种体制严重影响了商人的发展。面对这样的一种情况,商人要想把生意经营下去就必须有合适的策略。胡雪岩看到了这一点,他就是运用贵人的关系设法与政治阶层沟通,争取得到保护,从而获得更大的活动范围和经济利益。

要想寻求政府的保护,首先要找到合适的人选。只有将目光放在有前途有希望的人身上,才能找到真正的贵人,即使他是一个完全不认识的陌生人。

王有龄是当时的一名候补盐大史,由于他举目无亲,穷困潦倒,本来打算北上“投供”,也好加捐做官,但是自己的实际情况,却只能每天泡在茶馆里消磨时光,得不到做官的资格。

胡雪岩当时只是信和钱庄收账的小伙计,开始也不认识王有龄,但是当胡雪岩知道他的情况后,心头不由一亮。因为胡雪岩看准眼前的王有龄决非等闲之辈,若帮助他进京“投供”,日后定有出头之日,也会成为帮助自己事业腾飞的靠山。但当时的胡雪岩,也是不名一文。

在一次收账中,胡雪岩手中拿到了刚刚收上来的五百两银子,于是就决定在王有龄身上下注,便擅作主张,没有将银子交给老板,而是将一张五百两的银票递到了王有龄的手中。王有龄有了这笔钱,就能实现自己的高官之梦,欢喜之余,感激涕零,遂将胡雪岩奉为自己的大恩人。

热门小说推荐
龙王传说

龙王传说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

太古神王

太古神王

九天大陆,天穹之上有九条星河,亿万星辰,皆为武命星辰,武道之人,可沟通星辰,觉醒星魂,成武命修士。传说,九天大陆最为厉害的武修,每突破一个境界,便能开辟一...

医妃惊世

医妃惊世

她本是实力强悍,医术超群的世家家主。  一朝穿越成将军府的废柴嫡小姐,成为第一位被退婚的太子妃,人人嘲讽!  选秀宴上,她被赐嫁给鼎鼎有名的残废王爷。  ...

财运天降

财运天降

陆原语录作为一个超级富二代装穷是一种什么体验?别拦着我,没有人比我更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霸道帝少请节制

霸道帝少请节制

言安希醉酒后睡了一个男人,留下一百零二块钱,然后逃之夭夭。什么?这个男人,竟然是她未婚夫的大哥?一场豪赌,她被作为赌注,未婚夫将她拱手输给大哥。慕迟曜是这...

霍少的闪婚暖妻

霍少的闪婚暖妻

陆家有两个女儿,小女儿是天上的月亮,大女儿是阴沟里的死狗。陆妈你长得不如你妹妹,脑子不如你妹妹,身材不如你妹妹,运气不如你妹妹,你有什么资格过得好,有什么资格幸福?陆微言姐姐,你的钱是我的房子是我的,你男朋友也是我的。你就安心地当又穷又没人要的老处女吧。陆一语凭什么?我也肤白貌美大长腿好么?分分钟能找个男人嫁了。陆一语的男友被她亲妹妹抢了,她的建筑设计图被她妈妈转手卖了。就在她因偷卖设计图面临坐牢时,一个她从未敢肖想且权势涛天男人出现了。霍予沉看了看手表,还有半个小时民政局关门,你知道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