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双方都在计算“石斛兰”的弹药量,盘算着弹药耗尽的那一刻,对手会采取什么样的攻击,会如何反制,要如何抢先对手一步。
所以当那一刻到来之际,双方没有任何意外和动摇,完全是按部就班展开各自的剧本。
“沙拉曼达II”没有坐等对手耗尽弹药,一味等待只会将主动权拱手让人,按照对方设定好的剧本起舞。在“石斛兰”发动最后一次弹幕射击时,“沙拉曼达II”立即毫不犹豫的迎了上去。
超过一百五十枚导弹、火箭弹倾斜而下,将快速逼近的敌机及其回避路径的预测节点尽数填满淹没。
就在致命包围网即将完全合拢前的千分之一秒,“沙拉曼达II”全速舞动起来,几乎没有改变直线路径,仅仅只是微调了一下轨迹,钢铁之蜂便如同表演魔术一般,易如反掌地穿过了普通人压根来不及发现和做出反应的微小缝隙,一边在弹幕中穿梭起舞,一边将散发着红光的凶恶复眼紧紧盯住正在努力转向的“石斛兰”。
不知不觉间,双方的距离已经拉近至无需借助雷达、红外线等传感器,直接用肉眼就能进行瞄准的范围了。
双翼微微一震,无数道激光似的光芒自“沙拉曼达II”的表面迸发。
——来了吗?
额角划过一滴冷汗,法夫娜咬紧牙关,启动了“某个术式”。
行动之前的小范围战前战术商讨会里,在讨论对于如何应对敌军新型机的问题时,罗兰和法夫娜有过一番讨论。
“帝国的技术员如果有充分的备份材料,且不缺乏场地、器材和熟练技工的话,他们很有可能在修复的过程中根据之前反馈的战斗数据进行针对性的改良。改良的重点,一定是机动性。”
“速度即装甲?可之前不是已经被证明这种想法不切实际了吗?”
理论上,速度越快被命中的概率就越低,“速度就是最好的防护”这一观点固然偏激,却也未尝不失为一种独到的见解。只是一味追求速度和机动力,势必要在装甲防护和火力方面付出代价。最终搞出来的很可能是跑得飞快,装甲防护薄如纸张的脆皮高速机,打不中还好,面对高密度弹幕射击或高出力的粒子束,这种机体完全是擦着就死,磕着就亡。之前“沙拉曼达”的失败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以事后诸葛亮式的普遍观点来看,这场战斗无疑是对机动力至上主义者的无情打脸,人们会顺势导出“机动性固然重要,但不能影响到整体性能均衡”的老生常谈。但帝国的技术员们不是能以常理揣度的群体,这群爱钻牛角尖的偏执狂一旦打开脑洞,就算出动帝国空军的全部主力舰都没办法把他们拉出来。他们会找出一万条理由来证明自己的脑洞多么符合科学,有多么美好的前景,对未来的战争有何等深远的影响……
大多数时候这些解释都带有兜售私货之嫌,但不可否认,这些见解都是针对技术本身,且基本都能做到客观。
“之前的战斗带有很大的偶然成分,如果机体感知范围再大一些,如果周围有其它机体担负侦察、支援。就算是我,恐怕也难以做到一击得手。而且在决定性的一击之前,那架机体都占据压倒性的优势。从这个角度来讲,等于是证明了‘更快速度等于更多优势’的论点,光凭这一点,就足够让他们在改良升级版上进一步放手尝试了。更不要说在现有的框架下,已经没多少冗余可以用来强化装甲和火力了。”
“可这么一来等于彻底放弃防护了,他们要拿什么来保护机体?”
“重新编写人工智能演算法则,提升计算处理能力,使用流体金属进行主动防御,或是安装‘叹息之墙’。我个人比较倾向前一种方式,因为那样不会增加额外的重量。”
“换句话说,我们可能要同时面对两个超麻烦的难题了。”
连传感器都难以追踪定位的鬼畜机动力;
形态不定、轨迹变幻莫测、复合装甲也一刀两断给你看的流体金属之刃;
要想打败“沙拉曼达II”,首先要跨越这两道难题。
至于那个红色磷光——感应力场,尽管在预想之外,但也不是没办法。
不过在此之前,还是要先解决预测中的难关,之后才有机会去面对新问题。
重生潜入梦南宋不咳嗽完本作品,和本书人物也有相关,可以一起看。书友订阅群137118014由终点回到原点,洪涛又回到了他第一次重生前的时代,不过失...
云想想上辈子是个风风光光的大明星。 这辈子她想要做个兢兢业业的好演员。 爱惜羽毛,宁缺毋滥,不靠粉丝数量说话,作品才是底气。脚踏实地的靠自己一步步迈向...
宁芝作为大晋朝第一奸臣世家嫡女,风光无限。无他,便是这半壁江山都要仰仗宁家,纵然是皇家最尊贵任性的二皇子裴珩,也只能忍着。 宁芝笑着二殿下,不如你我豪赌一场如何?输了,我嫁给你。若是赢了么,不仅是我主天下,连二殿下的人,心,也都一并是我宁芝的,如何? 裴珩嗤之以鼻,一个小女子也敢要帝位么?就陪她赌一场又如何?他还能输了不成?总要叫她知道厉害!...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
他曾是圣殿国王,四大洲只手遮天,却因心爱女人的背叛,险些命丧黄泉。为复仇,他踏上回归路。在酒吧昏暗的角落,有佳人绝色,一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就此展开...
啥,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居然要当奶爸?好吧,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老子勉强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