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老对手的评价永远都是最准确的,罗兰对李林的评价也是如此。李林的力量固然可怕,但那只是单纯的毁灭性存在而已,而且除非得到顶头上司的许可,他也不能随意使用那种力量。最多也就只能成为如同天灾一样悬在所有人头顶的威胁而已。相比较之下,李林那种针对局势发展的掌控以及对关键节点的掌控把握能力虽不那么直接,这种无处不在却又不着痕迹的无形力量,却是任何一个与帝国为敌或博弈者都必须面对的。
李林很清楚,军备竞赛的原因、走向以及可能产生的结果,一切问题说到底,都是钱的问题。
任何形式的军备竞赛都只是手段,和战争一样,不是目的,只是为了达成目的的手段。准备战争也好,利用巨额军费拖垮对方的经济也好,打造一支“存在舰队”来动摇对方的海洋霸权也好,最终都是为了达成政治和经济目的。除了战争狂,没有人会为了战争而战争。
把这种逻辑放到诸国和帝国之间的微妙关系上,不难发现,诸国之所以到处搞小动作,私下资助共和国与恐怖组织,其目的都是为了保障自身的安全。唯有牵制帝国的精力,遏制帝国壮大的步伐,诸国才能获得喘息之机,维持住与帝国的实力对比,确保犹如风口蛛丝一般的“一线生机”。
在帝国强大的武力威慑下,诸国无法利用贸易壁垒来阻挡帝国物美价廉、功能先进的商品如潮水般涌入,也无法阻挡民众购买帝国商品和使用帝国马克。在这样的攻势面前,诸国无论是官办企业还是民间作坊,都只有被按在地上磨蹭的份。
当然,诸国也不是没有努力过,又是颁布政策鼓励创新发明,又是大幅提高教育和产业布局的预算,再不然就是和共和国展开技术合作。然而效果并不理想。
应该说不理想才是正常现象,不管是从落后的农业国家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家,还是产业落后的国家想要实现弯道超车都不是容易的事情。他们不是钢铁慈父领导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正好赶上西方经济危机,不惜榨干农民手里最后一粒粮食换来一个全面但依旧有缺陷的工业体系。也不是遇上玉米头同志的天朝,先是从苏联得到全套工业体系支援建设,后来再从西方引进技术。面对帝国的技术优势和缜密的技术封锁,诸国唯一能做的,就是从帝国那里花费高价购买工作母机,或是干脆让帝国的企业在自己的国土上投资设厂。
这是诸国所能想到的所有办法中唯一能最大限度保障自身利益的措施,或许花费高昂代价买来的初级工作母机所生产出来的各类商品依旧无法和帝国生产的同类产品比肩,但好歹是挽回一些损失,也不会因此刺激到帝国。可即便如此,诸国依然无法逃脱帝国早已规划好的设计图。
其一,既然诸国从帝国购买工作母机,帝国很容易就能掌握诸国的技术水平和工业产能,各国在这方面对帝国毫无秘密可言;
其二,由于购买了帝国产的工作母机,诸国很难继续在工作母机等产业上继续投资。只因为这些产业发展周期漫长,好不容易取得成果却面临一问世就落后的情况。即便有国家补贴政策在,企业也很难有兴趣购买这样的“次品”。毕竟企业生存要靠销售商品,本来生产出来的产品就比帝国的要落后一个等级,如今连其他国家和本国其它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都不如,谁还来买你的东西?如此一来便陷入恶性循环,导致诸国的工作母机发展难以为继;
其三,由于垄断了工作母机的供应,帝国实际上多了一个干预诸国实力对比和平衡的手段。试想,除了共和国,所有国家都只能从帝国购买工作母机,如果有哪一国把帝国惹毛了,断绝供应,那么该国的工作母机将得不到替换,等所有工作母机损耗殆尽后。该国市场不但要面对帝国商品,还有别国同类产品的竞争。届时该国将不得不面对资金大量外流,本国工厂大量倒闭,失业率急遽攀升的恐怖局面;
有这三个原因在,诸国即便有心也无力与帝国进行贸易战,他们只能看着自己的经济一点一点落入帝国的掌控。正是出于对这一前景的担忧,诸国才不惜冒着风险支援共和国和恐怖组织,为的就是避免形式加速恶化。
理解了这一层,就不难理解诸国为何宁愿和帝国翻脸也决不进行军备竞赛,因为那等于诸国亲手放弃“一线生机”,与其被军备竞赛拖垮,或是屈服于帝国,还不如拼死一搏。
摸清了诸国的心态,之后就是对症下药。
诸国恐惧的是看不见任何希望的战斗,渴望维系现状,最好能改善。既然如此,那就来谈谈限制军备吧,大家一起讨论一个都可接受的军备底线,回避大家都不愿意见到的局面吧。
按照李林的剧本,帝国会主动提出召开军备控制会议,并主动提出愿意缩减军费开支,以此将诸国吸引过来与会。然后在会议上,帝国将明确提出停止建造主力舰;拆毁一部分旧军舰;以主力舰总吨位为标准计算海军实力,确定各国的比例;各国舰龄超过二十年的旧舰在报备条约监督委员会后,在委员会的监督下可拆毁退役,建造同等级别同等数量的新舰用于替换;
这四项条约看起来很符合诸国的需求,限制了帝国的军力扩张,避免了无序军备竞赛,同时也给诸国留出了追赶帝国军力的空间和时间。显然帝国对于疯狂造舰的财力负担也心有余悸,所以才会提出如此有诚意的条件。这么好的条件上哪找去,不签简直是笨蛋。
事情真的会是这样么?
当然不会,最起码不全是。
爆发式的造舰计划和军备竞赛带来的财政压力对帝国确实是巨大的负担,但召开军备控制会议,签订缩减军备条约的目的并不只是出于财政方面的考量。这只不过是在一石多鸟的基础上通过一条迂回的路径抵达“确立军备优势”这个终点而已。
“目前还不是和诸国兵戎相见的时候,既然诸国想要守住希望,不妨给他们多一点希望。不过相应的,他们要为此支付代价——短时间内不会显现出来,但必然会支付。”
棋盘上的黑色士兵开始向白方的领地挺进,其距离白色国王还有相当距离,但确实的挺进着。
“表面上看起来帝国是自缚手脚,实际上却是诸国落入了给他们准备的窠臼。以他们的工业产能和技术水平,即使勉强完成了分配到的造舰吨位也已经接近财政极限,然而造出来的战舰性能却远远落后帝国。与此同时帝国却可以得到足够的配额去建造足以用来守护海上交通线和封锁共和国的驱逐舰、巡洋舰,既巩固了海上交通线的畅通,又可以通过利用技术手段来钻条约孔子的方式维持一定程度的优势。至于共和国,其固然不受条约束缚,可他们本来就没有打造一支远洋海军的实力。而且其会被进一步隔绝于国际体系之外。”
帝国主动提出限缩军备,作为回报,诸国也必须减少与共和国之间的各种往来。在会议上,帝国会明确提出这一点。当然,可以预料诸国一定不会轻易点头,但因为“莱茵兰”号事件,他们也没办法理直气壮的摇头拒绝。这时候就需要某个决定性的事件来从背后推一把了。
“‘针对花季少年少女的冷血屠杀’——这个素材应该很容易被接受吧?‘只敢对孩子们下手的懦弱恐怖份子’、‘高呼正义口号却行卑劣无耻之事的杀人犯’、‘不仅纵容民兵滥杀商船船员,还资助恐怖组织的共和国’,当这些素材被大肆报道,引起舆论浪潮的时候。到那时候无论诸国是否同意断绝与共和国的往来,共和国都已经被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不管帝国如何处置共和国,大义都在我们手上。”
指尖轻轻按住白色国王,轻轻一推,棋子轰然倒下。
重生潜入梦南宋不咳嗽完本作品,和本书人物也有相关,可以一起看。书友订阅群137118014由终点回到原点,洪涛又回到了他第一次重生前的时代,不过失...
啥,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居然要当奶爸?好吧,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老子勉强答应了...
陆家有两个女儿,小女儿是天上的月亮,大女儿是阴沟里的死狗。陆妈你长得不如你妹妹,脑子不如你妹妹,身材不如你妹妹,运气不如你妹妹,你有什么资格过得好,有什么资格幸福?陆微言姐姐,你的钱是我的房子是我的,你男朋友也是我的。你就安心地当又穷又没人要的老处女吧。陆一语凭什么?我也肤白貌美大长腿好么?分分钟能找个男人嫁了。陆一语的男友被她亲妹妹抢了,她的建筑设计图被她妈妈转手卖了。就在她因偷卖设计图面临坐牢时,一个她从未敢肖想且权势涛天男人出现了。霍予沉看了看手表,还有半个小时民政局关门,你知道该怎么做。...
千万年前,李七夜栽下一株翠竹。八百万年前,李七夜养了一条鲤鱼。五百万年前,李七夜收养一个小女孩。今天,李七夜一觉醒来,翠竹修练成神灵,鲤鱼化作金龙,小女孩成为九界女帝。这是一个养成的故事,一个不死的人族小子养成了妖神养成了仙兽养成了女帝的故事。...
云想想上辈子是个风风光光的大明星。 这辈子她想要做个兢兢业业的好演员。 爱惜羽毛,宁缺毋滥,不靠粉丝数量说话,作品才是底气。脚踏实地的靠自己一步步迈向...
穿越成了光明神,从此开启招收信徒,发展神国,称王称霸,为所欲为的羞耻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