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吏部官员一看是新科状元杨廷鉴的辞呈,顿时感觉事情不妙,不敢擅自做主,连忙将这份辞呈递交御前。
朱由检倒没觉得意外,大手一挥:“宣杨廷鉴!”
不多时,杨廷鉴奉诏前来,叩拜行礼。
“臣杨廷鉴,问圣躬安!”
“朕安!”
朱由检说着话,将桌上的辞呈往前挪了挪。
“说说吧,什么情况?”
杨廷鉴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微臣深感无力再胜任此职,只能递交辞呈,愧对陛下栽培之恩,还望陛下赎罪。”
朱由检突然是话锋一转,问道:“你读书这么多年,可有什么崇拜之人?”
杨廷鉴心中微微一怔,随即恭敬地回答道:“微臣除了敬仰孔孟二位圣人之外,最崇拜之人,当属王阳明先生。”
朱由检点点头:“哦?你崇拜王阳明什么呢?”
:“微臣崇拜王阳明先生,主要是因为他创办心学,宣扬知行合一的学说。这一学说,不仅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思想界,更在微臣心中种下了追求真理、勇于实践的种子。”
“那好,你来说说看,何为知行合一?”
杨廷鉴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思绪,然后缓缓开口。
“知行合一,乃王阳明心学之精髓。在微臣看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与行,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知而不行,只是空谈;行而不知,则为盲动。唯有知行合一,方能洞察事物本质,把握行动方向。”
“王阳明先生曾言,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此言极是。微臣虽不才,但始终铭记于心,努力践行知行合一之道,以期在学问与事功上有所成就。”
朱由检连连点头,说道:“你说得不错,可是,你做到了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杨廷鉴闻言突然愣住,心中暗暗问自己,刚刚说了那么多,我自己做到了吗?
朱由检又说道:“你作为新科状元,才华横溢,本应为国家效力,仅仅是遇到一些挫折,便要自断前程,这就是知行合一吗?”
杨廷鉴的心情瞬间跌入谷底,他意识到自己错的离谱。
当初锦衣卫抓人办案,自己仅凭片面之词便误以为是在打压读书人,这是认知上的错误。
而面对同僚的误会和排挤,并没有积极地去解释和沟通,而是选择了逃避和放弃,这是行为上的错误。
从知到行,全都错了,而且错得离谱。
他缓缓低下头,说道:“陛下所言极是,微臣确实没有做到,臣……大错特错!”
朱由检说道:“古人有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你是个聪明人,否则不会高中状元,朕只问你一句,现在知道怎么做了吗?”
“臣这就回翰林院,不管同僚如何看待,臣问心无愧,为何要躲?”
“这么想就对了,做好自己的事,管别人作甚?”
朱由检点点头,继续说道:“不过,翰林院编史料没意思,朕给你换个地方。”
杨廷鉴说道:“臣听陛下安排。”
“你去工部寻汤若望,就是那个洋侍郎,他正在改进火器,可能会用到洋文,需要年轻人帮忙,朕把这份差事交给你。”
杨廷鉴俯身叩拜:“臣遵旨!”
喜欢大明:我崇祯绝不上吊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大明:我崇祯绝不上吊
宁芝作为大晋朝第一奸臣世家嫡女,风光无限。无他,便是这半壁江山都要仰仗宁家,纵然是皇家最尊贵任性的二皇子裴珩,也只能忍着。 宁芝笑着二殿下,不如你我豪赌一场如何?输了,我嫁给你。若是赢了么,不仅是我主天下,连二殿下的人,心,也都一并是我宁芝的,如何? 裴珩嗤之以鼻,一个小女子也敢要帝位么?就陪她赌一场又如何?他还能输了不成?总要叫她知道厉害!...
末世时期战死的老军团长,重生为末世结束五百年后的新世纪小鲜肉(?) 每当我脑子里响起BGM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无所畏惧。方召。 ...
啥,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居然要当奶爸?好吧,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老子勉强答应了...
大妖降世,卷风云万里,遍野尸横无归人。痴儿怨女,叹红尘滚滚,牵马负刀不回头。圣人云端坐,邪灵白日行。魏来自卑微而来,踏黄泉碧落,吞无边苦海,只为证天道已死!人道当兴!...
千万年前,李七夜栽下一株翠竹。八百万年前,李七夜养了一条鲤鱼。五百万年前,李七夜收养一个小女孩。今天,李七夜一觉醒来,翠竹修练成神灵,鲤鱼化作金龙,小女孩成为九界女帝。这是一个养成的故事,一个不死的人族小子养成了妖神养成了仙兽养成了女帝的故事。...
他曾是圣殿国王,四大洲只手遮天,却因心爱女人的背叛,险些命丧黄泉。为复仇,他踏上回归路。在酒吧昏暗的角落,有佳人绝色,一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