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旧时候,京城里有个行当叫摇小鼓。说白了就是走街串巷,摇鼓‘收破烂’的人。
摇小鼓这一行看似不起眼,里面却有的是能人。变着花的能把别人手里的好东西,按照破烂价收过来,再一倒手用几十甚至上百倍的价格卖出去。
大清朝亡了的那会儿,四九城里出了四个摇小鼓的另类。
这四个人也摇着小鼓走街串巷,穿着却十分体面,全都是青衣长袍。他们看上了东西从不跟主人还价,也从不带人去敲边鼓,不管多难撬的物件,不出三天肯定到他们手里。
按理说,这四个人是坏了规矩,可是城里却没人敢找他们的麻烦。因为,这四个人只到刚死了人的人家去收东西。就算那家没有人死,他们当中有人去人家门口转悠几天,那家也会三天之内办场丧事。要是,他们当中有人在谁家门口,那家肯定要遭大灾。
有人说,那四个人收的东西全都犯邪,他们是闻着邪气儿找上的卖主儿,他们想买的东西,没人敢不卖。
四个人不仅收的东西邪,人更邪,这四个人平时各有各的地盘,哪怕是见了面也不说话。要说他们互相不认识,可这四个人又每年一聚。
四个人聚会的地点不一定在什么地方,不过,他们聚会时,肯定会点四盏白布灯笼。
灯笼必须离地三尺,人在灯笼一米开外,灯光最多照到人腰,绝不会照到人脸。
不管什么地方飘起四盏灯笼,都代表着那四个人又凑到了一起。
四个人聚在一块儿时,不管是风里雨里,都守着自己的灯笼站在地上一言不发,直到灯笼熄灭才各自离去。年年聚会,年年如此。
有人看见过他们聚会,当时,天上飘着小雨,四盏灯笼却一盏没灭,从远处看过去,只能看见四双鞋,那四人从腰部往上就像是被夜色抹掉了半截。远远看过去,那四个人就像是半在阴间,半在阳世。
四个人每次聚会之后,都会莫名的失踪那么一两个月,然后再回京城继续摇鼓走街串巷。
我知道这些事儿,是因为其中一个摇小鼓的人就是我太爷。
我家里人都不晓得我太爷的大号叫什么,只知道他有个外号叫“陈摇鼓”
我太爷在京城晃了几年之后,忽然告诉家里人他要出一趟远门,不一定什么时候回来。
他临走之前,叮嘱自己的儿子也就是我爷爷陈如飞:每年到他们最后聚会那棵柳树下面,看看有没有白布灯笼。灯笼在,说明他们都还活着。灯笼没了,赶紧离开京城,走得越远越好,只要能保住陈家香火,就算你们改了姓,我都不说半个不字。
打那之后,我爷就每年去柳树下面看一次,可他再没见过我太爷,也没见过其他三个摇鼓的人,不管他去得多早,看见的都只有四盏没点亮的白布灯笼。
那个年月兵荒马乱,就算是京城也没个安身的地方。几年之后,我爷自己都活不下去了,哪还有心思管什么灯笼不灯笼,就报名参军离开了京城。直到打胜了仗,他才又回到了京城。
我爷走的时候只有不到二十岁,回来的时候都已经四十多了。
我爷自己说:要不是想念他爹,他不会再往柳树下面走,也不会再见到那四盏白布灯笼。
那时候,柳树没了,灯笼还在。我爷又年复一年的守起了灯笼。
五年后,灯笼少了一个。
第七年,灯笼只剩下了一盏。
第十年,灯笼没了。
又过了两年,我爷忽然离家出走,从此渺无音讯。
直到我出生那天。
我爸还没来得及抱我,就不知道怎么了,眼睛看着门口,非说我爷回来了,发了疯的往外跑,等他回来的时候手里只拎着一只白布灯笼。过了没多久,我爸就离开了人世。
我爸临死时,一手抱着我,一手指着墙角,挣扎着想说什么,最后死不瞑目的咽了气。
我爸走的第二天,我爷真回来了,谁问他什么,他都不说。连夜安葬了我爸,就带着我离开京城去了东北。
啥,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居然要当奶爸?好吧,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老子勉强答应了...
宁芝作为大晋朝第一奸臣世家嫡女,风光无限。无他,便是这半壁江山都要仰仗宁家,纵然是皇家最尊贵任性的二皇子裴珩,也只能忍着。 宁芝笑着二殿下,不如你我豪赌一场如何?输了,我嫁给你。若是赢了么,不仅是我主天下,连二殿下的人,心,也都一并是我宁芝的,如何? 裴珩嗤之以鼻,一个小女子也敢要帝位么?就陪她赌一场又如何?他还能输了不成?总要叫她知道厉害!...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
由终点回到原点,洪涛又回到了他第一次重生前的时代,不过失去了三次重生穿越的所有记忆。假如没有重生过,没有记忆的金手指,他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高潮期,他是屹立在潮头的弄潮儿?还是被浪潮拍碎的浪花?他的记忆还能不能回来?江竹意还会不会伴着他这一生?金月在这一世里和他又有什么交集?小舅舅还会是那个妻管...
盛夏不老不死了上千年,看尽了想到想不到的各种热闹。没想到,她却也成了别人眼里的热闹,在一群不靠谱参谋的参谋下,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本闲初心不改,这本立志要写回言情了!...
云想想上辈子是个风风光光的大明星。 这辈子她想要做个兢兢业业的好演员。 爱惜羽毛,宁缺毋滥,不靠粉丝数量说话,作品才是底气。脚踏实地的靠自己一步步迈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