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黄滔,文江,莆田县人,诗人。因宦官乱政,愤然弃职回乡,王审知主闽,奏授御史里行,充任威武军节度推官。
黄滔规劝王审知“为开门节度,不为闭门天子”,崇节俭,减赋役,与民休息;开港路,兴海上贸易;建学校,发展地方文化。故闽境三十年免受兵祸,并以礼相待避乱来闽名士,使其安居福建,从事各项工作,其功绩为世人所传颂。
年已弱冠的黄滔,只身一人离开莆田县涵江黄巷,来到30多里外的县城西北南山东峰书堂苦读,并且在山上一读就是十年。黄滔北上长安求取功名,经过1年多的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长安。第一次考试,黄滔初场即落第,但这次落第不过只是他屡试不第的开始。从此以后,历经24年,经过了20场考试,因考官徇私舞弊,场场落第,他哀叹:“花当落第眼,雨暗出城天。”但他仍不甘心,只好流落京城继续等待。
尽管考举道路不畅,黄滔还是善于调节身心,每当考试落第,他总要离开长安,放逐江湖,到各地游览,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期间,黄滔不仅写了大量的诗歌,而且常与名士罗隐、韩偓、崔道融等人相互唱和。
仕途的不得意,以及饱尝流离贫困之苦,使他的思想逐渐接近民众,痛恨为争权夺利而无休止的军阀混战,同情陷于战争和饥馑中的人民,他写下了《书事》一诗,表达自己的心声:“望岁心空切,千夫尽把弓。千家数人在,一税十年空。”这些经历为他以后回闽辅佐闽王王审知治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朝廷多事之秋,停举之年,黄滔回到故乡涵江黄巷。不久,举家迁往30里外的县城东南角城乡结合部乌石山东麓的前埭。博学多才、命运坎坷的黄滔终于考中进士,他像所有的新科进士一样,第一件事就是回乡省亲,其时藩镇割据,政局动荡,朝廷无暇授官,黄滔才被授予四门博士的闲职。一年后,宦官刘季述作乱,黄滔避乱回闽。
黄滔应主持闽政的王审知征聘并得到重用,他悉心辅佐王审知治闽,尽情施展自己的抱负,提倡节约官府开支、减赋税、轻徭役;重商务、开港路、兴旺海上贸易;建学校、育人才,发展地方文化,王审知一一采纳了黄滔的建议。
当朱温篡唐后,割据各地的军阀纷纷称王,黄滔审时度势,以一个老练的政治家眼光,建议王审知“宁为开门节度使,不为闭门天子”。王审知接受了黄滔的建议,奉后梁、后唐为正朔,使福建在天下大乱、军阀混战的情况下,能够独享太平,30年免受兵祸。
朱温为拉拢王审知,也逐步为他加官进爵,拜王审知为中书令、福州大都督;次年,又加封王审知为闽王。对于黄滔的匡正之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黄御史集》评价说:“王审知据有全闽,而终守臣节,滔匡正之力为多。”黄滔的匡正之功,致使闽地一时成为乐土,北方名士李洵、韩偓、崔道融、赵观文、王涤等人,纷纷来闽避乱,他一一礼遇这些流亡名士,名士们逐“悉主于滔”。
黄滔,在作为一名政治家的同时,不失诗人本色,他将自唐高祖武德至昭宗天佑年间,福建诗人写下的诗歌,编集成《泉山秀句》30卷,这是福建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可惜后来散佚于乱世。
黄韬辅佐王审知八年,官至监察御史里行、威武军节度推官。晚年离福州回莆田定居,病逝于东里家中,终年72岁,葬于离家约两里许的乌石山腰。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
云想想上辈子是个风风光光的大明星。 这辈子她想要做个兢兢业业的好演员。 爱惜羽毛,宁缺毋滥,不靠粉丝数量说话,作品才是底气。脚踏实地的靠自己一步步迈向...
少帅说我家夫人是乡下女子,不懂时髦,你们不要欺负她!那些被少帅夫人抢尽了风头的名媛贵妇们欲哭无泪到底谁欺负谁啊?少帅又说我家夫人娴静温柔,什么中医...
言安希醉酒后睡了一个男人,留下一百零二块钱,然后逃之夭夭。什么?这个男人,竟然是她未婚夫的大哥?一场豪赌,她被作为赌注,未婚夫将她拱手输给大哥。慕迟曜是这...
陆家有两个女儿,小女儿是天上的月亮,大女儿是阴沟里的死狗。陆妈你长得不如你妹妹,脑子不如你妹妹,身材不如你妹妹,运气不如你妹妹,你有什么资格过得好,有什么资格幸福?陆微言姐姐,你的钱是我的房子是我的,你男朋友也是我的。你就安心地当又穷又没人要的老处女吧。陆一语凭什么?我也肤白貌美大长腿好么?分分钟能找个男人...
婚后 情人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 夏晚安搂着被子,昏昏欲睡的答睡觉。 圣诞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 夏晚安抱着枕头,漫不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