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画中陛下的神态真是栩栩如生。”冯盎看到画中人,脑海里不由浮现出陛下拉着晋王在秋闱士子中起舞的模样。
如果士子知道了这件事,不知道会受到多大鼓舞。
冯盎问道“听闻秋闱放榜唱名和鹿鸣宴都是晋王殿下的提议”
李玄霸点头“是啊,岭南士子是不是很受鼓舞”
冯盎叹息“开了秋闱后,下官才知道岭南道各州居然藏着这么多士子。”
李玄霸笑道“毕竟岭南是历代官员流放之地。攒了几百年的官员后裔,能凑得够秋闱上榜人数很正常。”
冯盎“”这是笑话吗笑不出来。
李玄霸道“岭南的人才已经够用了,现在是要如何把这些人才用起来。卢祖尚以瘴气拒绝赴任,我们首先要解决瘴气之名。”
冯盎疑惑“疟疾是绝症,如何解决”
李玄霸摇头“疟疾是病名,瘴气是文化概念。我要消灭的是瘴气之名,让瘴气回归最本质的病名。”
见冯盎仍旧不解,李玄霸从头讲述“瘴气”的前因后果。
后世人常以为“瘴气”本身就是一种病,并往水土不服、湿热过重等方面想象。
其实古代的“瘴气”是文化概念,是一种“地域歧视”的符号,并非真正的病,也不是什么湿热、腐烂气息。古人所说的“瘴气”,就是以疟疾为主的疾病。
“瘴气”一词最先出现在后汉书马援传。马援带领交州汉军平定交趾叛乱,军中突发疫病,死伤过半。那时写史书的人认为是交趾土地有“瘴气”,才让汉军染病。
后来研究证明,马援所带交州汉军大多是交州本地人,并无水土不服的难处。他就是春季出征,遇上了当地疟疾大爆发。
唐朝医书外台秘要就记载,“夫瘴与疟,分作两名,其实一致”,岭南叫瘴气,江北为疟疾;明朝李时珍认为瘴气和疟疾并非完全一样,瘴气是包含疟疾在内的一系列南方疾病。
总的来说,这些疾病多是因蚊虫引起,但古人不知道,便以为是空气有毒。
无独有偶,西方此时对疟疾的命名,也是“有毒空气”的意思。
后世统计过南北疟疾群体疫情发生的分布图,南北其实是差不多的。但绝不能说北方也有瘴气,瘴气必须是南方蛮夷之地才有的“特产”。
衣冠南渡,北方士人看不起南方士人时,就骂当时已经开发得比较繁荣的江左是瘴气丛生之地;成都平原自秦朝便是天府之国,在唐朝诗人笔下也是瘴气遍布;江西在唐朝已经是产粮重地,还是瘴气丛生。
可见从魏晋起,“瘴气”已经脱离了实际病症,成了单纯的文化歧视概念。
“因衣冠南渡,南朝士人都称中原正统文化在江南,北魏是杂胡;北魏文人骂江南江地多湿蛰,攒育虫蚁,壃土瘴疠,蛙黾共穴,人鸟同群,是蛮夷未开化之地。”李玄霸笑道,“被指着鼻子骂的南朝将军,正是南梁名将陈庆之。”
陈庆之在后世名气不大,在此时却是声名赫赫的名将。
陈庆之护送北魏的北海王元颢北上,一路北伐,将北魏差点打得灭国。虽然因为元颢是扶不起的烂泥,进入洛阳后就整日沉迷酒色,将士百姓离心,最终惨败,连累陈庆之只身回到南梁,北伐失败,但北魏提起陈庆之人人色变。
陈庆之回到南梁后,洛阳城内仍旧流传着“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的歌谣。
他不仅是名将,也是文化层次较高的儒士。到了北魏,仍旧被骂作是从瘴气丛生之地来的蛮夷。
“现在大唐已经重新统一天下,江水以南自秦汉时就已经为中原王朝领土。诗经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岭南也是陛下的土地,岭南百姓也是陛下的臣,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
重生潜入梦南宋不咳嗽完本作品,和本书人物也有相关,可以一起看。书友订阅群137118014由终点回到原点,洪涛又回到了他第一次重生前的时代,不过失...
云想想上辈子是个风风光光的大明星。 这辈子她想要做个兢兢业业的好演员。 爱惜羽毛,宁缺毋滥,不靠粉丝数量说话,作品才是底气。脚踏实地的靠自己一步步迈向...
宁芝作为大晋朝第一奸臣世家嫡女,风光无限。无他,便是这半壁江山都要仰仗宁家,纵然是皇家最尊贵任性的二皇子裴珩,也只能忍着。 宁芝笑着二殿下,不如你我豪赌一场如何?输了,我嫁给你。若是赢了么,不仅是我主天下,连二殿下的人,心,也都一并是我宁芝的,如何? 裴珩嗤之以鼻,一个小女子也敢要帝位么?就陪她赌一场又如何?他还能输了不成?总要叫她知道厉害!...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
他曾是圣殿国王,四大洲只手遮天,却因心爱女人的背叛,险些命丧黄泉。为复仇,他踏上回归路。在酒吧昏暗的角落,有佳人绝色,一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就此展开...
啥,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居然要当奶爸?好吧,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老子勉强答应了...